只要每天堅持疊被子,生活就不會失控
生活在一個失控的、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們太需要一點可以掌控的事情來維持生活和內心的秩序了,哪怕只是起床睡覺這樣的瑣事。
李誕在《奇葩說》中說過他有一個堅持多年的習慣:不早起,為了不早起從來不接上午的工作。也不是起不來,只是用這樣一個看似荒謬的底線給自己一點掌控感。
「生活大部分時候都是失控的,你控制不住,但如果你有自己的小底線小原則,那麼在無常的生活中,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掌控感,是很幸福的。」
豆瓣上有個話題#維持自己生活或心理秩序的小習慣,大家分享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習慣:牙膏一定要從底部擠,每天起床都要疊被子,心情不好的時候收拾屋子,寫日記……
這些在別人看來大可不必的事,對自己卻十分重要,通過堅持自己獨特的小習慣,或許能讓生活和內心多一點掌控感和秩序感。
記錄
思緒繁雜、心神不寧的時候,不妨試著寫點什麼,書寫也是一個整理思路的過程。無論是隨意的塗鴉、客觀地記錄,還是深入思考和表達,寫著寫著或許就清晰了。
@是名一鹿:
心亂如麻的時候,就寫寫字吧。
@沈韶君
1、寫,寫什麼都行,不要停下來;
2、看書,看短篇故事;
3、看電影,平靜的電影比如《杯酒人生》;
4、喝酒,甜的,能喝明白;
5、自拍,然後心裡想:我他媽真是太好看了
@yabby:
寫東西。
語無倫次的寫,口不擇言的寫,亂七八糟的寫,事情寫出來就好多了,就沒有那麼亂了
@lee:
目前記錄的一些小習慣
P1 記錄成功日記
P2 記帳
P3 記錄時間
P4 記錄運動
P5 記錄吃了什麼
P6 記錄穿了什麼
P7 記錄擁有什麼
P8 記錄清單
P9 列目標
@博物館君:
每天記錄一件快樂的事情😆
@Obliviate:
1.堅持了三年手寫日記
2.寫字貼並打卡錄影監督自己
3.和好友約定每天打卡完成任務(先發紅包給她,每天打卡返錢,如果沒打卡錢就是她的)
不知不覺堅持變成一種習慣,說不上有沒有變好,但是生活非常充實,知道自己完成了什麼的滿足感!
和自己對話
還有人喜歡和自己對話,自己當自己的「樹洞」。隨時隨地表達,時過境遷,回看當初的自言自語,也是一種特別的記錄。
@松子:
跟自己對話,不間斷表達,為生活和自我傾注一場曠日持久的凝視。
整理房間
中國有句老話「一物不掃何以掃天下」,還有人說「一個人的房間反映的就是他的內心世界」,或許有一定道理。定期斷舍離,扔掉多餘的東西,讓物品各歸其位,也是一種維持生活秩序的方式。我們無法掌控複雜多變的外部世界,至少可以讓自己那方小天地整潔有序、妥帖安穩。
@趣多多:
好好吃飯,閱讀,整理房間
@倒數第二個:
早上起來疊被子算不算
每天都疊
風雨無阻
@風盞:
小到焦慮的心情或者不順的一天,大到失戀或是學業低谷,都是一個:收拾屋子
屋子邊邊角角都料理好了,就該收拾收拾心情好好生活了。
@黎霹靂:
早睡早起,看小貓喝水。
勞逸結合,有空多讀書。
好好吃飯,變柔軟一點。
買花
@S是一顆小行星:
1、買花。只要在家,家裡的鮮花就不會斷。
2、買書。看到書櫃的書一點點增多就很滿足。
3、咖啡。每天至少一杯咖啡。 因為有這些,不管多疲累,回到家就會被治癒。
設置「焦慮專用時間」
焦慮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大部分人的精神常態,完全擺脫焦慮不太現實,但可以嘗試減少焦慮的時間。比如有人給自己設置「焦慮專用時間」,只在一天中固定的時間段允許自己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