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米換 LOGO 的事情頻繁被網友調侃:「上當了,200 萬改了個寂寞。」
頂級的預算,頂級的團隊和頂級的甲方,你以為 200w 買的只是新 LOGO 的設計?真的只是把原來方的變成圓的那麼簡單?
當然不是,作為知名品牌,每一次換 LOGO 絕不只是視覺標識的更新,更重要的是背後品牌內涵的革新。
所以, 原研哉對新 LOGO 的解釋 = 更新升級後小米的品牌形象和內涵 = 「alive」,生命感設計。
這個 LOGO 也不是設計師隨手改了一下,而是經過精細的微調而產生的。
原研哉在設計中運用了一個數學公式,並將公式中的N代入不同的數字,就會出現不同的圖形變化,最終選擇 N=3 時候的狀態。
況且刨除 LOGO 的爭議,從現代的行銷思想出發,小米的這次品牌宣傳是空前成功的。試問,現在有誰不知道小米品牌更新升級了?
你以為你看到了第 5 層,實際人家在大氣層;
你以為你看到就是全部,但事實上並不是。
所以,這頂級的預算用得虧了嗎?這頂級的團隊和頂級的甲方還是「憨批」不?
所以, 什麼是頂級?如何才能在所從事的領域成為世界最頂尖?
這裡包含了三星One UI自動生成的圖示
和一個小米的新Logo,大家可以一起來找找
今天, 小編給大家找到 本傑明· P · 哈迪(Benjamin P. Hardy )分享的如何實現所需的飛躍,從千萬人當中脫穎而出的 9 層心法。
其實贏得大多數的競爭並不困難,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們也正面臨和你一樣的各種實際的挑戰。
他們的生活和你一樣,並不是為了發揮最大的創意潛力而生的。
儘管他們是你成功路上的主要障礙,但大多數人在他們真正開始之前就已經退出了——他們只是一直維持著平庸的生活而已。
你只需要少數幾步,就能超越他們,實現自我的快速提升,瞬間躋身你所在領域的前5-10%。
但 成為頂流——從前 5%到前 1%的過程,才是真正的難關。
躋身領域內5-10%只需要你改變生活方式,進入前1%則需要你自己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真相
贏得大多數的競爭並不困難,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們也正面臨和你一樣的各種實際的挑戰。
他們的生活和你一樣,並不是為了發揮最大的創意潛力而生的。
儘管他們是你成功路上的主要障礙,但大多數人在他們真正開始之前就已經退出了——他們只是一直維持著平庸的生活而已。
只需要少數幾步,你就能實現自我的快速提升,瞬間躋身你所在領域的前5-10%。
這之後從前5%到前1%的過程,才是真正的難關。
躋身領域內5-10%只需要你改變生活方式,進入前1%則需要你自己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篇文章將著重介紹如何讓你快速進入所屬領域的前5-10%,幫助你鋪平走向世界最頂尖的開始道路。
本文的第一階段將幫助你躋身特定領域的前5-10%。一旦你達到這個水準,你就能通過這一領域的技能維持生活。
正如保羅·格雷厄姆所說, 「一旦你實現盈利,不管淨收入多少,你未來的發展前景都將變得無限寬廣。」
保羅·格雷厄姆將這一最基礎的盈利稱作「拉麵盈利」,這意味著初創企業(或者各行各業的努力人士)的收入,足以支付創始人的生活費用。(譯者注:放到國內,我則願意叫它「沙縣盈利」。)
實現「沙縣盈利」意味著你可以將你所有的「工作」時間獻給這一領域,而無需下班之後掙扎著熬夜擠壓時間。
你能自己養活自己、吃得上熱乎乎的沙縣小吃。等到了這個階段,真正實現自己理想、邁向世界頂尖的第二階段就開始了。
第一階段:
「沙縣盈利」(實現可持續盈利)
本文的第一階段將幫助你躋身特定領域的前5-10%。
一旦你達到這個水準,你就能通過這一領域的技能維持生活。
正如保羅·格雷厄姆所說: 「一旦你實現盈利,不管淨收入多少,你未來的發展前景都將變得無限寬廣。」
保羅·格雷厄姆將這一最基礎的盈利稱作「拉麵盈利」,這意味著初創企業(或者各行各業的努力人士)的收入,足以支付創始人的生活費用。
(譯者注:放到國內,我則願意叫它「沙縣盈利」。)
實現「沙縣盈利」意味著你可以將你所有的「工作」時間獻給這一領域,而無需下班之後掙扎著熬夜擠壓時間。
你能自己養活自己、吃得上熱乎乎的沙縣小吃。
等到了這個階段,真正實現自己理想、邁向世界頂尖的第二階段就開始了。
01
從業餘人士開始
Kenzie 和 Harris 最近結婚了。
他們都從楊百翰大學中途輟學,開始在鹽湖城市中心的蘋果專賣店工作。與此同時,他們開始錄製音樂專輯,並在 YouTube 和 Vine 上發佈。
他們有足夠的儲蓄資金維持未來一年的生活,所以 他們從蘋果專賣店辭職,專職從事音樂工作。
每天他們都會在 Vine 上發視訊,但幾個月過去,點擊量並無起色,只收穫了小幾千個粉絲。
然後一切都改變了:
某天他們發佈了一條 Vine 視訊,突然就火了。第二天,一些頂級 Vine 創作者就來聯繫他們,隨之而來的還有經紀合同的邀約。
他們就此實現了「沙縣盈利」,有了極佳的展示管道,在他們成為音樂家的驚世之路上走出了關鍵一步。
如果 Kenzie 和 Harris 沒有開始業餘創作活動,他們就不會取得這樣的突破。
他們有一些原始的天分,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願意持續展現自己的天分。量變引發質變,他們最終做出了人們喜歡的東西。
很少有人願意從籍籍無名的業餘愛好者開始做起。
他們打著完美主義的旗號,在想做的事情面前極盡拖延之能事。
你一定認識這種常年一直嘴上說要幹一番大事業,卻從來沒開始做的人。然而,他們在內心深處會害怕,害怕別人怎麼看待他們。
他們陷入了思考引發的癱瘓: 內心思考、計畫的太多,卻從未行動起來。
他們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做事,而是希望按照他們認為受歡迎的人的方法做事,但那只是模仿已經流行起來的人而已。
02
獲得指導或自己學習
認真對待你的夢想。
別把這當成一句廢話,因為大多數人真的做不到。
你要非常認真的正視夢想,才能超越平凡、一鳴驚人。因此,你需要獲得指導或自己學習。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兩年的海外派遣結束之後,我總是渴望成為一名作家。然而,直到我的認真讓我找到了一名導師,我才讓夢想開始逐漸變為現實。
改變了我寫作方式的是兩位元導師。
一位是一名年輕的教授,但他在三個月內教給我的東西,比我過去四年裡學到的都要多。
實際上,他在三個月裡把大多數人在博士期間學習的整套學術寫作和研究的方法都教給了我,在他的幫助下,我很輕鬆地就被理想的研究生院錄取了。
我開始寫博客是在大約 21 個月前。在我意識到我要認真寫博客之後,我決定尋求專業指導。
然而這一次, 我選擇了線上課程。
在一個月的課程中,我隨堂創作的一篇博客文章收穫了超過五百萬次閱讀,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這個線上課程並非我取得成功的唯一原因,但他幫助我取得了明顯的進步。
當你遇上合適的老師教你知識的時候,你就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了。
03
甩脫他人依賴的繁文縟節
流行的才是錯的。
大多數人都是因為平凡的原因才行動的,他們遵循的是無法讓人發揮最佳潛能的繁文縟節。
他們的路崎嶇不平,這樣才能讓所有人速度一致。
當其他人向左走的時候,你就該向右走了。
美國作家達倫·哈迪曾說,如果你想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你就應該 「向著別人遠離的方向前進」。
正如美國企業家彼得·戴曼迪斯所說:「在突破性的創意誕生之前,人們只會把它當成瘋子似的想法。」
如果你所做的事情在你自己看來並不瘋狂、但其他人卻覺得你瘋了,你可能已經走在了安全的路上了。
不要遵循社會設定的規則,而要創建自己的規則。
重新設定遊戲規則,你贏起來就會分外輕鬆。
忽視罵聲、慣例和習慣的事情, 從心所欲、貫徹自我,鼓勵、相信並且行動吧。
只有確立一種貫徹真我生活方式,你才會快樂。如果你忠於自己的心,你最終將會迎來美好的轉變。
04
在成功之前,堅持再堅持
耐心。
如果你還能接著幹下去,那就幹。 堅持不懈是讓你蛻變的最基本的美德。
幾乎每個人都能短時間衝刺努力一下,但大多數人很快就會挺不住,隨後選擇退出。一切有意義的生活都會是一場馬拉松,它考驗的是你的堅持和意志。
如果你做的是你喜歡做的事,你會不顧一切的完成它。 事實上,阻礙你實現夢想的,是你對特定結果的癡迷。你將會為了特定的結果而強迫工作。
「複合效應」的自然規律顯示, 如果你能堅持投資少量資金,最終獲得的複利將成指數級增長。
對於好習慣和壞習慣來說,也是這樣。
如果你堅持的時間足夠長,「複合效應」就會生效,你就能夠體會到指數增長帶來的結果。
如果你想自甘墮落,你會想盡辦法墮落下去。但如果你不想,你就不會。
你會減少用在社交和愛好上的時間、放棄睡眠、搞大創意、敢於冒險、尋找導師、獲得教育、虛心若愚。
當你認真對待你的工作時,你就會驚訝的發現:原來實現「沙縣盈利」這麼簡單。
第二階段:
在從事的領域成為世界頂尖
屈服於誘惑的人不知道它的力量,抵抗它的人才懂。
經驗就是關鍵。只有正確和持續的應用知識,它才能成為你的智慧。
因此, 不要做旁觀者,而是要直接從實踐者那裡學到經驗。如果你覺得和某人交換工作是虧的,就不要向他請教關於工作的事。
遵循其他人教給你的原則,你可以躋身所在領域的前5-10%。
但是某些時候,為了在從事的領域成為世界頂尖,你要忘掉這些事情。
你要成為創新者、成為先驅者、成為藝術家。
為了邁進前1%,你會像在半空中走鋼絲一樣,經歷一段失敗概率很高的日子。
這時候,你以前學到的以前東西都會站到你想做的事的對立面——但你的直覺會變得更加敏銳。
05
要想表現得越來越好
你必須改變生活習慣
稱為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需要你全身心投入你的事業。
你做的一切都很重要。
無論是你吃的東西、從事的活動、花時間交往的人、還是你度過每一小時的方式,你生活中的每一刻要麼將促進你實現夢想,要麼就正設下障礙。
大多數人的生活是以反應外在資訊為中心的。
他們早上做的第一件事,是檢查他們的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
他們有時會去讀一本好書,但所有這些東西終究都是知識層面上的輸入,而且會讓人上癮。
為了成為頂尖人才,你必須發掘你潛意識中的財富,努力輸出。
當你睡覺、社交或參與其他工作以外的活動時,你的潛意識都在思考和研究你想解決的問題。
因此,你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應該是輸出。
你可以通過寫日記的形式,捕獲你在潛意識在睡夢中完成的所有工作。
或者馬上起床、繼續正在做的工作。
當你開完會或完成任何形式的活動之後,不要重新回到讀電子郵件的輸入狀態中去,直接繼續輸出、繼續工作,這樣方能最大限度激發你的潛意識。
智力源泉將因此得以湧流。
保持健康、沒有病痛也是提高創造力的關鍵。美國作家斯蒂芬·奧紮尼克在他的新書《劇痛的干擾》中寫道:
「疼痛和其他慢性症狀,是身體內部問題沒有解決的物理表現。
病症表現是人類身體保護自己的本能機制。
疼痛是身體向大腦發出的信號,但我們的本我佔據了大腦,把身體發來的信號藏在了潛意識裡,讓我們自己意識不到。」
在上世紀90年代,神經科學家坎蒂絲·珀特博士發現,通過神經肽傳遞的潛意識不是運行在大腦中,而是通過整個身體運行。
這意味著, 我們人類是生而一體的,大腦是與身體一致工作的。
我們生活中未能化解的緊張態勢,將最終以身體疾病的方式表現出來。
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存在這種緊張的時候,我們才能讓身體自然和有機地痊癒。
畢竟,健康的身體更容易帶來靈感。
06
給自己一點休養的時間
少即是多。
當你並非庸庸碌碌、而是高度關注結果時,你的工作開關會是100%打開的。而當你不工作時,這個開關就是100%關閉。
這不僅能讓你工作時表現完美,還能保證你充分利用休息和恢復的時間。
科學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工作與休息間的心理分離,對於高效工作而言至關重要的!
工作與休息間的心理分離還會帶來其他好處:
如果你不能該休息時徹底休息,你工作的時候更可能拖延和疲勞;
顯而易見,如果你做不到工作與休息間的心理分離,你的婚姻生活也不太會幸福。
高強度的工作就像健身。
如果你在每一組練習之間都不休息休息,你實際上就練不到你肌肉的爆發力和耐力。
然而不是所有的「休息」都能讓人恢復,某些特定的休息更能放鬆身心。
我恢復身心的方式通常包括寫日記、聽音樂、花時間陪伴妻子和孩子、做飯吃飯、或者服務社會。
這些事都能使我振作,讓我不僅能重回工作,還能工作得更有意義。
07
設定一套「表演前流程」
方便你進入狀態
約書亞·維茨金是學習和人類最佳表現領域的天才。
他是國際象棋神童、贏得了五座巴西全國太極拳競賽冠軍獎盃、如今則正努力成為巴西柔術的世界級選手。
他自下而上應用了許多學習的基本原則,並在許多不同的學科對其加以應用。
為了進入狀態,維茨金建議我們設定一套 「表演前流程」,説明我們減少壓力和焦慮、讓你能順利登臺亮相。
這一套流程通常需要20-60分鐘讓你進入狀態,然而約書亞建議在每一次登臺前逐步縮短這一套流程的時間,最終達到輕輕一點就能進入狀態的目標。
「表演前流程」為的是改變你的情緒狀態。
大多數人在開始寫作等等工作之前,會經歷一些情緒上的阻礙。恐懼,不確定性和不適感等消極情緒都可能成為阻礙,對你的表現施加負面影響。
「表演前流程」將説明你變得心平氣和、充滿勇氣和力量。
這種情緒狀態下,你工作的成果將遠勝以往。你在工作的時候感覺如何,將決定你做到多好。
08
擁抱恐懼和痛苦
「英雄和懦夫內心的感覺相同。但懦夫逃跑的時候,英雄會利用他的恐懼、反推到他的對手身上。
面對恐懼時,感觸人人相同,但重要的是面對它時的反應。」
——庫斯·達馬托
讓人無所畏懼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但卻經常被強加於人。
真正的表演家也會感到恐懼和經歷痛苦。然而,他們學會了像練習瑜伽時一樣,承受並轉化這些痛苦。
腳踏車是一項很考驗意志的運動。
正如泰勒·漢密爾頓所說:
「 當我全力以赴時,我發現我的全部能量都被用來執行一項激烈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的心咚咚的跳、孚乚酸在肌肉中絲絲遊走,但我卻能感覺良好、正常、安穩。」
騎腳踏車者經常提到「痛穴」,指的是他們在競爭中越陷越深的心理狀態。
「我陷得比我想象中要深」、「我到極限了」、「我撞牆了(指成績到達一定水準之後完全無法加力提高)。」
在騎腳踏車比賽後,你會經常在採訪中聽到這樣的話。
「心理彈性可以說是成為世界級表演者所需要的最關鍵的特質,應該不斷地得到培養。
對於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在尋找讓自己越來越能堅持下去的方法。
當我感到不舒服時,我的直覺不會讓我避免它,而是要學會與它和平共處。」——約書亞·維茨金
你開始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正是你逐漸變的感覺良好的起點。這就是你成長的起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會讓你收穫快樂。
大多數人在這裡放棄了,但你不會。
09
因為熱愛
最後,最重要的是與人性緊密連接在一起。
你對其他人的愛,會讓人生中其他任何事都黯然失色。
以上這些訓練和個人進步的內容,都是側重於自我反省和提升的。
然而,注重外在意義、關注他人的需要,將為我們的工作提供新的意義。
在從事的領域成為世界頂尖,不是為了你的生前身後名,而是為了那些你熱愛的生命。
心理學中,動機分為四個層次。
在第一階段,人是被恐懼所激勵的。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避免懲罰或消極結果。決策理論認為,這種形式的動機關注的是「預防」。
在第二階段,人是被潛在獎勵所激勵的。
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你想要的回報。
如果你信仰宗教,你遵守的會是教義當中提供祝福的誡命。
如果你在商界打拼,那你只會做那些有利可圖的事。這一階段,你關注的是「提升」。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表現出的都是外在動機,這遠遠不如內在動機強大。
在第三階段,人是被職責所激勵的。
無論有無外在獎勵,你都會做你認為你應該做的事。
你不再害怕懲罰,因為你的動機是完全內生的。
但這一階段缺乏的是激情,缺乏的是一種能讓你超越人類的能力和理性的動機。
在第四階段,人是被愛所激勵的。
你已經不再擔心自己的需求。你的目標是為每個人帶來盡可能多的快樂。你的愛超越了人類的理性。
大多數人會認為你做的事都「瘋了」。你的生活不再依存于傳統的規則,而是受到最高尚、最純潔的力量引導。
- 寫在最後 -
不需要很長時間,你就可以憑你的愛好生存了。
這需要你辛苦工作、做出犧牲、持之以恆。
然而,讓你生存下來的法則不會讓你邁向巔峰。 打破規矩,相信直覺,你才能成為頂尖。
你將決定自己的工作品質和影響力如何。你可以成為世界頂尖,而這一切都始于思想的昇華。
你真的想躋身前1%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