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開工,就接到楊陽打來的電話,她滿腹委屈地控訴:
「我們領導太獨裁專制了,春節前因為他的一句話,將員工的年終獎全部折半處理;開工後又把原定的開年福利,由200元的現金紅包變成自己公司生產的面膜一盒。這是什麼奇葩公司,我準備離職了…」
目前,一些企業的獨裁管理現象還是比較普遍,領導總認為企業是自己的,不願意放權、沒辦法完全相信員工,更傾向個人管理模式。
在這種機制下,常會因領導心血來潮而頻繁變更決策,這對企業發展和員工成長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作為職場人,新的一年,在求職擇業時想避開「獨裁管理」的公司,需要做足求職面試前的準備工作,科學且理性地分析判斷,才能堅定踏實的選對目標企業。
獨裁管理的公司存在哪些弊端?
1、領導決策失誤,導致資源配置失衡
一年前,李芳創辦某文化傳媒公司,負責承接圖書的出版和印刷業務。在初期運營時,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財務聯合業務及相關部門群策群力實現平穩過度。但在李芳的印象裡,她覺得財務部門是最大的功臣,在年終績效考核和獎金分配上,做出大幅傾斜,這引起其他部門的不滿情緒,甚至導致公司骨幹的流失。
領導是人不是神,在想法上會有諸多限制和不足,不能保證每一次決策都是對的。有些領導者容易受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影響,主觀判斷失誤而導致資源配置失衡。
在管理學理論中,有個「資源擁擠」效應,指若所有或者大部分資源集中在某一個點上,並且資源總量超過了這個點的承受程度,就會出現混亂的局面。而資源擁擠或資源不足,是企業獨裁管理常見的詬病。
2、個人英雄主義,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有位經濟學家說:「有些民營企業家對靠經濟力而非政治力所獲得的權力享受時間還不長,因此他們在決定如何實現企業可持續成長所必需的分配機制時,會與自己的員工爭利,會與下屬爭權。」
朋友的公司籌備上市並購工作,大張旗鼓地選擇遠在包頭的新興行業。在沒有進行詳盡的市場可行性調研及資料分析的情況下,總經理因好面子及突顯個人英雄主義,邀請中高層管理人員30多人完全放下手頭的工作,浩浩蕩蕩的遠赴包頭參加選址考察會議。
結果可想而知,一是增加了公司不必要的差旅費用支出,二是打亂了現有的工作節奏,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任何企業都需要英雄,但不需要彰顯英雄主義,真正的英雄是全心參與企業的品牌建設和運營,但從不高調地宣揚個人存在。
3、打擊員工積極性,破壞內部合作
IBM公司的創始人湯瑪斯·沃森說過:「我們的工作報酬並不是來自我們的腳,而來自我們的大腦。」正因如此,IBM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希望員工參與公司的事務,甚至決策。
若公司盛行獨裁管理文化,員工只有服從權而沒有建議權,那不過是領導手裡的提線木偶,麻木的日復一日機械工作。
他們對工作不再傾盡全力,而是將目光緊盯權力集中地,忽視與協同部門的溝通合作,對工作中存在的隔閡與分歧視而不見,矛盾會像雪球一起越滾越大,最終引起內部分裂。
員工的歸屬感和團隊的凝聚力逐漸喪失,隨之而來是企業的發展和運轉也會陷入停滯狀態。
新的一年,求職擇業時
如何避開「獨裁管理」的公司?
1、看發展週期,優選發展期和成熟期的企業
從企業發展和成長動態軌跡的視角,一般企業發展階段會經歷四個週期:初創期、發展期、成熟期、轉型期。常規來看,大部分企業在初創期都會採用高度中央集權的管理模式,領導者會偏執的認為這是保證企業發展方向不跑偏的核心關卡。
「一個人的智慧永遠比不上眾人的想法。」隨著企業的發展,在不斷地實踐和試錯試驗中,領導也會不斷複盤思考,一個人做決策是很快,但要將決策做對、做合理,是需要更多人參與到管理系統,這就需要放權管理和民主決策。
作為求職者,在選擇目標企業投遞簡歷時,萬不可漫無目的海投,要通過企業公開的資訊,謹慎分析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大部分企業越來越重視對外形象管理,在資訊收集整理時不能從單一維度判斷,要從企業的官網、發展歷程大事記、同行業績排名等多維度評估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優先選擇發展期和成熟期的企業。
2、看組織架構,專業任務交給專業人士
世界名企華為公司在架構設置上很值得借鑒。在高層採用委員會制,包括董事長、審計委員會、財經委員會、人力資源委員會等,宣導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分工清晰,責權分明。
技術部負責人鄭寶用有次在召開研發立項評審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當時也準備參加此會議。可剛一走進會議室,鄭寶用就直接對他說:「這個會你不用參加了,我會把結果告訴你。」會場很多人為鄭寶用捏了一把汗,而實際上任總並沒有責怪他,反而覺得他在技術和研發上最專業,給予其充分授權。
企業的組織架構是對工作任務進行分工、協調與合作,是管理系統的框架。但很多企業並不會將組織架構對外披露,這就需要求職者將準備工作做得更加細化。
可以借助各類求職APP,如智聯招聘APP職Q社區等去發諮詢貼,多管道瞭解目標企業組織架構相關資訊,判斷企業的管理模式,選擇架構清晰的目標企業進行簡歷投遞。
3、看企業文化,宣導人本與合作的文化
阿裡鐵軍是阿裡文化的母盤和根基,長期保持激情和鬥志、執行與合作的工作狀態。有人這樣描述:「阿裡能打勝仗是阿裡人素質高,但他們的對手換了同樣素質高的人,卻發現依然很難戰勝。最後才明白,與他們過招的並不僅是前沿陣地的衝鋒員,還有他們背後強大的後援團。」
古希臘智者普羅泰戈拉曾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求職者在選擇目標企業時,應優先選擇注重人本和合作的企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關懷並尊重員工切身需求,培養員工主人翁責任感、敬業精神和協作奮鬥的團隊精神,方能助力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求職者要有敏銳的辨識能力,大到關注目標企業的業績增長資料,小到留意企業舉辦的各類員工活動和比賽,如生日會、運動會、知識競賽等,以小見大,從細節見真章,優先選擇關注員工成長,注重人本文化的企業。
新年新氣象,用科學發展的視角才能把握新機遇。
若你還深陷獨裁管理公司的泥潭,我勸你謹慎思考、理性分析後早作打算,選擇更健康的、良性的、科學管理的企業,這樣才能早日實現職場目標和夢想。